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早前抛出观点,称印度在操作、训练、战术三大领域自信领先中国,但话音未落就急转直下,坦承"在国防技术和生产率方面已落后于中国"。
这看似客观的表态,细究之下却暴露印度军事自信的空洞与现实困境的深重。
辛格描绘印度空军所谓的"软实力优势",宣称其情报网络能精准掌握中国军队训练情况,飞行员经"严苛选拔"和"贴近实战训练",更有数十年冲突经验积累的战术执行力。
这些自我标榜在现实检验面前不堪一击。
就在今年5月印巴空战中,装备中国歼-10CE战斗机和数据链的巴基斯坦空军,让印度"阵风"战机折戟沉沙。
指挥系统比巴方反应慢4.7秒,直接导致印战机被锁定击落。
当基本作战协同都出现致命延迟,所谓"战术领先"岂非痴人说梦?
更讽刺的是,印军引以为傲的"训练优势"频遭现实打脸。
近年印度空军坠机事故不断,民众讥讽为"传统项目"。
就在辛格发表高论后不久,这位锡克教参谋长因批评5月空战失利,与四名印度教飞行员爆发肢体冲突——先动手扇耳光的正是这位"卓越指挥官"。
宗教对立、种姓隔阂渗透军营,连内部矛盾都靠拳头解决,哪来的底气谈"战场心理优势"?
中国飞行员以人民为信仰,王伟驾机拦截美国侦察机,张超为保歼-15牺牲生命。
而印度飞行员在会议室互殴,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技术领域的差距,辛格倒是说了句实话。
国产"光辉"战斗机项目堪称军工界耻辱:三十多年磨一剑,核心部件全进口,2021年豪掷4689亿卢比订购83架Mk1A型,如今三年过去一架未交付。
早前订购的40架基础型,耗时十年才收到38架。
这种效率导致印空军战斗机中队从法定42个萎缩至31个,参谋长视察工厂时怒斥"承诺交付11架,实际一架没有"却无济于事。
莫迪推行"印度制造"十年,空军70%装备仍靠外购,军费开支全球第三,却连直升机都要因国产拖延而转头求购。
可笑的是西方机构竟为印度挽尊。
某美国军事排行榜将印度空军排在中国之前,却把美国海陆空三军拆分成三个实体霸占榜单前排。
若按此逻辑,全球排名早该乱套。
真相是中国现役先进战机超1200架:歼-20隐身战机逾200架且年产能达百架,单机成本仅1.1亿美元;歼-16重型战机超200架;歼-10系列近500架。
印度呢?
主力是36架"阵风"、不足300架苏-30和几十架老式米格-29。
体系作战差距更甚:中国卫星导航、数据链全自主,助巴建立Link-17系统实现秒级协同;印度装备却是"飞行联合国",法式"阵风"、俄制苏-30、美式运输机各说各话,数据链互不联通,拿着金饭碗要饭。
印度确实有项本事冠绝全球——摩托车特技表演。
阅兵式上辆摩托车载数十人的绝技,解放军再练十年也难企及。
但若把杂耍当战力,靠宗教冲突维系军队,用进口零件包装自主,那"世界第四空军"的名号还是留给摩托车方队更合适。
靠嘴皮子弥补装备代差,无异于骑摩托车上太空——勇气可嘉,结局可知。
消息来源:
九八策略-炒股配资开平台-配资天眼官网-股票短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