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披萨的‘拉丝’用英语咋说?”深夜食堂后厨,19岁的朴英顺举着笔记本追问中国厨师。她左脚高跟鞋里塞着带血的纱布——刚才表演朝鲜舞时磨破了脚,可眼睛亮得像探照灯。
挤破头的“金饭碗”
人民文化宫的选拔现场,空气绷得像鼓面。英顺盯着前面姑娘的脚后跟:尼龙袜破洞处贴了肤色胶带,远看天衣无缝。
这场考试有多残酷?
量身高要脱鞋(她偷偷在袜底缝了2厘米鞋垫)
查三代亲戚(姑姑嫁到韩国?直接刷掉!)
普通话测试(“宫保鸡丁”说成“工爆鸡丁”就完蛋)
当考官突然用日语问“清酒多少度”,英顺脱口而出“15度です”——这是她帮农贸市场日本游客拎菜偷学的。考官盖下红章时,她脚垫早被汗水泡烂,每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微笑是门硬功夫
训练基地的镜子墙前,两百个姑娘咬着筷子练笑。教官的教鞭“啪”地打在英顺腰上:“鞠躬要像柳枝!”她疼得吸气,嘴角的筷子“哐当”掉地。
日常比当兵还苦:
凌晨背单词(红酒叫red wine,白酒叫baijiu)
顶书练猫步(书掉一次加训半小时)
泡肿脚背药(表演鞋比脚小两码)
最要命的是学中文菜单。英顺把“鱼香肉丝”抄在胳膊内侧,洗菜时偷偷背。有回说梦话蹦出“水煮鱼”,吓得室友以为闹鬼。
玻璃墙里的青春
平壤羊角岛酒店的水晶灯下,英顺托着牛排穿行。俄罗斯客人惊呼:“你会说俄语?”她微笑摇头——餐厅规定只能说中日英。
光鲜背后的辛酸账:▶️月薪500元人民币(顶普通工人仨月工资)▶️收到小费立马上交(中国大爷塞的奶糖藏进头发)▶️吃剩菜要写检讨(看到半块炸猪排直咽口水)
窗外飘雪的日子,她总盯着扫街的大婶发呆。那佝偻的身影多像母亲——此刻她端的这盘沙拉,抵得上全家半月口粮。
袜筒里的“走私货”
宿舍熄灯后,被窝里透出微光。英顺用劳模奖的U盘,拷走餐厅电脑里的《餐饮英语900句》。更金贵的“宝贝”缝在袜底——半包重庆火锅底料,黑市能换二十斤玉米面。
她们偷藏的违禁品:✔️后厨报废的圆珠笔(给弟弟写作业)✔️《服务员礼仪手册》(裹着《劳动新闻》书皮)✔️记满网络语的纸条(“yyds=永远的神”)
惊险的是那次藏手机。她把智能机塞进冻明太鱼肚,连WiFi时跳出淘宝直播。姑娘们围着会转的裙子模型,发出耗子似的惊呼。
28岁的分水岭
生日前夜,领班递来调岗单:下月去纺织厂三班倒。英顺摸着表演韩服上的金线,想起五年前全村敲锣打鼓送她的场景。
退役后的活法:▶️领舞姑娘嫁给外贸员(嫁妆是私藏咖啡机)▶️法语能手开补习班(学费收鸡蛋大米)▶️英顺用火锅料支小吃摊(食客夸“辣得正宗”)
分手那晚,对象摸她手心的茧掉泪:“在餐厅多体面。”她笑着泡起方便面:“现在教女工说‘你好’‘谢谢’,不也是搞外交?”
路灯下的英语角
三年后的冬夜,英顺的麻辣烫摊前排长队。中国游客直播:“朝鲜大姐的辣汤绝了!”她舀起红油突然喊:“烫!吹吹再吃!”
棚子后的泡菜缸边,纺织女工跟复读机念:“Can I help you?”(需要帮忙吗)当英顺把“海底捞服务宝典”译成朝文传阅时,路灯照亮书页的笔记——全是当年咬筷子时偷学的单词,在寒风里发了芽。
后记
上个月,英顺收到国际包裹。打开是件会发光的围裙,卡片写着中文:“给最棒的朴小姐——长春吃您麻辣烫的王阿姨”。她系着围裙出摊,夜里像盏小灯笼。
那些在豪华餐厅绷直的腰板,终将在烟火摊前自由舒展。
九八策略-炒股配资开平台-配资天眼官网-股票短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