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防早治
2024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约36.77万例,死亡31.65万例。它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冷面杀手”,无声无息、一点点侵蚀,我们的健康防线。
众所周知,早防早治是应对肝癌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哪类人更容易患肝癌,如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肝癌偏爱这6类人
#
上下
1.患有病毒性肝炎的人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如果没有治愈,病毒会不断刺激肝脏细胞产生变异,是肝癌的高危因素。如果被查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千万要及时治疗和定期检查病毒和肝功能等。
2.爱喝酒的人
“小饮怡情,大饮伤身”,肝脏作为代谢酒精的场所,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我们肝脏容易出现炎症,甚至肝硬化、肝癌。
3.长期摄入发霉食物的人
展开剩余77%发霉的食物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一种极易导致肝癌产生的霉素,它在霉变的花生、玉米中含量十分超标,极其危险。
4.家族中有患肝癌的人
虽然肝癌并不是一种遗传疾病,但是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肝癌,就意味着家族里的其他人可能一起经历过某些诱发肝癌的因素,如肝炎病毒之类的因素,就容易传染给孩子,黄曲霉素感染等往往是一家人同时感染,因此家族中曾经患过肝癌的人也要小心和注意。
5.肝硬化的病人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功能出现结构、功能改变的一种疾病,与肝癌的关系密切相关,如果不及时针对肝硬化进行治疗,就容易发展至肝癌。
6.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人
如果说药物副作用,那必然绕不开的便是肝功能是否会受到损伤,肝脏作为代谢药物的重要环节,如果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定期检测肝功能是必须重视的事情。
高危人群比普通人群
患肝癌几率要高很多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以下几条很关键:
消除病因早预防
慢性HBV、HCV感染与HCC发生之间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积极抗病毒治疗是预防肝癌的重要举措。有大量证据表明,实现病毒消除或持续病毒抑制可使病毒性肝炎罹患肝癌的风险大大降低。
肥胖、糖尿病、多重代谢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饮酒和吸烟等是目前已知与HBV相关肝癌发生有关的非病毒因素,因此要加强对肥胖、糖尿病的管理。另外结合个体情况做一些生活方式改变,比如戒酒、戒烟;适度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精神调适等,可降低相关HCC的风险。
定期查体早发现
高危人群一定要有主动就诊或定期体检的意识,千万不要等有症状才体检。
检测方法:中国专家共识认为腹部彩色超声联合甲胎蛋白(AFP)为慢性肝病患者HCC常规筛查方法;多模式肝脏MRI、CT、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7种微小核糖核酸(miRNA7)为加强筛查方法。
检查频次:一般建议低危人群可每年1次常规筛查,中高危人群每3-6个月1次常规筛查;每6-12个月1次加强筛查;极高危人群每3个月常规筛查1次,每6个月加强筛查1次。
避免转移早治疗
肝脏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成人肝血流量可达1500-2000ml/分钟,所以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和肝静脉造成肝内外转移。发现越晚、治疗越延迟发生转移的机会越多,肝外转移包括肺部以及肾上腺,大脑,骨骼等等,那么早治疗就非常重要。
临床研究证明,早期肝癌通过规范的治疗,多种方法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早期手术切除的话,治愈率一般都能达到80%左右。5厘米以内的肝癌甚至不用做手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这些微创方法就能解决掉,5年生存率可达到50-70%。早治疗不仅治愈率高而且把肝内外转移的风险更是几乎降低到零。
一旦发现肝癌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治疗!
专家推荐
在线就诊指南
发布于:北京市九八策略-炒股配资开平台-配资天眼官网-股票短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